| 台中市復育文山垃圾掩埋場,轉型興建地面型太陽能光電,每年約有610萬度以上發電量。 | | | 台中的綠能發電種類琳瑯滿目,除8月即將試營運的「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是全國首座用廚餘、稻桿發電的生質能源場,環保局又利用文山掩埋場架設太陽能板發電,搶在6月底發電,成為繼台北市福德坑之後,全台第二座掩埋場轉型光電場,規模則是全台之冠。 外埔 首創廚餘、稻稈發電環保局長白智榮指出,全國首座同時擁有「廚餘厭氧發電」、「稻稈氣化發電」雙核心技術的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以ROT方式整建營運,該區原是「外埔堆肥廠」,停工閒置近10年,未來每年可望處理5萬4000公噸廚餘、5萬公噸稻稈。 白智榮說,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每年可發電量約3377萬度,約可提供9670戶家庭一年用電量,還可節省廚餘處理費用5千多萬元;也規劃每一期每公頃約3000元向農民收購稻稈,可增加農民每年、每公頃收入約6000元。 3焚化爐發電 年收6億元台中文山、后里、烏日3座焚化爐發電量也驚人,這3座焚化爐去年總收入6億多元,除了給廠商的回饋金,也有地方回饋金、市庫收入。 環保局最近啟動「文山綠光計畫」,復育文山垃圾掩埋場第一、二期成為生態園區,同時建置全台掩埋場最大的太陽能電場,初估每年可發電逾610萬度,相當提供約1620個家戶用電,電力將全數售予台電。 台中市長林佳龍昨為「文山綠光計畫」動土,表示將由市府提供土地,得標廠商禾霖能源投資2.9億興建營運。 白智榮指出,文山第一、二期掩埋場在民國84年已達飽和,達到使用年限開始綠美化,並有沼氣發電,但有機物已分解的差不多,發電量逐年下降,又因坡度高低差近15%極大,也不適合建築開發,決定以太陽能發電提升土地效益。 林佳龍說,掩埋場轉型生態園區後,設有「餘樂園」讓學校社團參觀;以一般電廠每度電排放二氧化碳0.637公斤計算,可年減3000公噸碳排,相當種植30萬棵樹的減碳效果。賣給台電的售電所得14%回饋市府,5%專款作為地方公益使用,捐助社會局食物銀行及各社福團體,9%進公庫統籌分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