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对全国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须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高校思政教师须自尊、自信、自强,思政理论课须有理、有情、有趣,思政教育效果须真学、真信、真用,不断锤炼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一、高校思政教师须自尊、自信、自强
高校思政教师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责任和贡献在于构筑和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万里长城"。学生在接受思政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同时,也在不断受到思政教师的道德、情操、人格的影响。优秀的教师应该集良好的学术素养和道德素养于一身,做到立德树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宣传,自己要真学、真信、真践行。
思政课教师在培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学生学习成才、帮助学生排解思想心理困惑等方面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职能。因此,坚定的职业自信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愿意为职业发展和进步付出心血的责任和担当,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履职尽责、扮好立德树人角色的动力源泉,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所谓"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从容自信地立足三尺讲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自尊、自信须建立在自强之上。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自身硬"首先体现在自身学习锤炼上,只有认真学习、阅读、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在教学中理直气壮、有理论深度;其次,要立足实践,面向现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最鲜活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讲解继承性与创造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时,思政教师自身须立足实践、面向现实分析问题、解答疑惑。因此,理论修养和立足实践、了解实际问题是自强的根本,是高校思政教师自尊的资本、自信的底气,是"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必需基础。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须有理、有情、有趣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工作总体方案中,教育部党组提出要打三场战役,其中包括打一场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课建设作为检验高校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成效的试金石。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场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关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合格。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也要"打铁必须自身硬",须打造有理、有情、有趣的课堂。
打造有理的高校思政理论课。理论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理论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教育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我们要始终贯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学习基本原理入手,做到有理。
打造有情的高校思政理论课。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有情。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有资格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只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才能讲明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有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只有对中国实际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有理有情讲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打造有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均被认为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满意度不高,存在"背书、背答案、背要点"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现象,各高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大力改革,创新思维,采取多种模式的混合式学习,如线上+线下、慕课、微课、讨论课、实践教学等,贴合学生要求,让同学们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吸收思政理论知识,通过熟练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去发现世界、改造世界。
三、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须真学、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须在自尊、自信、自强的高校思政教师的引导下,在有理、有情、有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引领学生,使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真学、真信、真用,做到"知行合一"。真学,是指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上愿意学、认真学。真信,是指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为自己掌握的知识。真用,是指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打铁必须自身硬",高校思政教师必须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突出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在形式上主张表达的清晰性和生动性,在效果上达到吸引学生和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从而吸引学生"真学"。教师既要向学生讲清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基本道理,又要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龙去脉;既要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既要善于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又要帮助他们回答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高校思政工作者除了要自己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外,还有宣讲这一理想信念的职责。我们社会的主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增加共产主义因素,强调共同富裕,强调全面脱贫,强调在教育、医疗、住房等等方面,既要让市场经济起配置作用,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中国传统基本道德教育的同时,要适当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让学生相信明白人类社会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什么样的制度是人类最美好的制度,什么样的理想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
此外,要讲好中国的故事。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精彩的中国需要精彩的讲述,这个讲述的光荣使命就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思政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多读经典、古典充实自己,多读中国故事,如应细细研读《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一个个历史故事、生活案例、模范事迹等,以史载道,以事喻理。英雄和模范的思想境界、精神气质、行为形象在价值观培育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学习和模仿是培育思想观念和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英雄和模范身上散发着感染人的魅力,是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格体现,他们以人格魅力诠释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学生都有"英雄情结",教师要在教学中讲好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各个环节都要"打铁必须自身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带领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