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孙小忙摄 |
这一群化身为现代信使的年轻人,他们飞转的车轮上,刻着守信与担当;他们奋力前行的身姿,正是这个时代奋斗精神的缩影。
这一天,江苏泰州,狂风裹挟着暴雨铺天盖地,不期而至。一支身着黄绿色骑行服、戴着骑行头盔的队伍冒雨聚集在市体育中心西侧。随着一连串急促的出征喇叭声,这支由十男两女组成的骑行队,身下自行车如离弦之箭,划破风雨,"噌——"一下射向前方。
这一幕是2018年丝路信使(国际)自行车挑战赛开幕的镜头。在扬州高邮,中国最早的一个驿站——孟城驿,丝路信使在这里从"驿丞"手中郑重接过四十五封书信,接过信任与使命,开始奋力冲刺……他们从江苏出发,一路北上西行:江苏段高邮、南京,安徽段滁州、淮南、砀山,河南段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新疆段哈密、巴里坤、木垒、乌鲁木齐、石河子、乌苏、博乐、伊宁,最后到达终点昭苏县—泰州市援疆共建点。一个赛段就是一部璀璨的记忆,一个城市就是一首感人的乐章,丝路信使循着历史和现实的足迹,锲而不舍、不辱使命,沿着丝绸之路中国一段,用飞转的车轮在大地上写下了一首首奋进之歌。
丝路信使自行车挑战赛与一般的自行车挑战赛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骑手们还承担着送信人的职责,他们要把手中的四十五封家书,送到新疆各地收信人的手中。这些信件是就读于泰州的新疆内地班学子写给家乡亲人的。
泰州有优质的教育资源,2005年以来,从西部地区招收优秀学生来这里培养。虽然当下电话、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极为便利,但书写的那一份亲切依旧无法替代。主办者巧妙地将骑行选手与信使身份结合起来,沿丝绸之路以挑战赛的方式完成送信使命,这一创意得到骑手们的热烈响应。四十七岁的"大龄"选手陈玉江至今无法忘怀接到丝路信使组委会来电的那一刻。他放下手机,那句"你入围了"还在耳边回响,仿佛中大奖一般的兴奋过后,开始思考怎么做好信使。丝路信使骑行比赛只招募十二名队员,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是一种荣耀,他期待着和队友们一起完成使命,留下故事,写下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从东部滨海到西部边陲,途中历经平原、丘陵、高原、山地、沙漠各种地形,遭遇暴雨、狂风、沙尘暴等各种复杂天气,短短几天甚至在一天之内就要经历春夏秋冬的气候,对选手的体能和毅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黄建林,丝路信使2018(国际)自行车挑战赛车手队长,这位来自广东潮汕二十七岁的年轻人,是骑行中唯一一位大学自行车专业毕业生。豫陕交界秦岭山下,这天,黄建林领骑的第一集团轮番带风。连过两个隧道,一路下坡,冲在最前面的黄建林发现接连两个水泥减速带,因为路、带同一颜色,无明显标志,稍不留神就会跳车,他伸出胳膊打手势提醒后面的队员,不料在跨越第二个减速带时一股横风突然袭来,黄建林连人带车一个跟头翻过去,摔出去十米远,三处擦伤。后面的队友示意停车为他包扎,他整整车辆,看看自己,跃身上车,又往前赶去。每蹬一下,那种钻心般的疼痛,每一次上坡,牙关都咬出血印,到达终点时,他竟又追成第二名!
清晨,阳光初升,身着黄绿色骑行服的十二名丝路信使和近四十名身着蓝色服装的保障人员庄严地举起右手:以加入丝路信使为荣,维护丝路信使形象……誓言铿锵有力。每天,这一画面都无比激动人心,吸引驻地行人惊奇的目光,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一道独特风景线。"完成使命、达成所愿"是每个人的梦想。而"我与丝路信使共成长"已经成为团队每个成员的信念。
二十三岁的骑手孙健说,自己能作为信使参加这场比赛,感到特别激动也特别自豪。这不单单是一场自行车比赛,还肩负着信使的责任,这也是修炼自我的过程。我想传递正能量,为丝路信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十岁的骑手张涵硕说,很感谢组委会交给我一个丝路信使的光荣任务。从江苏泰州至新疆昭苏,用车轮丈量信念,使丝路信使这项体育运动成为连接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我们信使一路团结互助,把一封封饱含亲人思念的书信送达他们家人手中,亲身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在新疆伊犁州果子沟,一对回族父母簇拥在一起拆开儿子从泰州写给他们的信,你可以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出期望与感动。两鬓白发的父亲说,孩子在泰州学习成绩优秀,很给他们争气,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这位母亲充满骄傲地给我们讲起孩子小时候的桩桩往事,身为信使的我聆听着长辈的话,感觉这是多么温暖的一个小家啊!我相信由这些充满温暖和爱的小家共同组成的我们的祖国大家庭,必定会更加繁荣。
"当下,人们的信息交流,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即可解决,但回到这种用纸质的、相当有仪式感的形式认真写一封家书,意义大不同。因为他们会很用心地去书写,因为这信会保留很久很久……"骑手张敬忠说。面对信使,亲人们打开一封封家书,张敬忠们也一起被感动了,而收信者对于信使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份真诚和热情让他们终生难忘。
一封信的收件人,是新疆新源县一位开小超市的母亲,看完来自千里之外女儿的来信,她非常惊喜,一句"我看到了我孩子的心声"后就再也无法控制,泪雨滂沱。令人意外的是,这个信封里,居然还夹带一封寄信人写给信使们的信。信的格式很用心,没有用传统的信件格式,而是将信纸底色图案作为配图,内容全部围绕着图案周围书写,底色变成主图:一条蜿蜒曲折的线,头尾两个地名十分醒目——泰州、昭苏,正是信使们走过的路线。那条线,于信使而言,是一条经典的骑行线;于她们一家而言,是连接着思念与牵挂的线。
另一封信,地址是一所小学。可暑期的学校大门紧闭。保安和值班老师在弄清信使身份后,把收件人的手机号给了信使们。电话打过去,信使告诉对方:"你孩子从泰州来信了。"可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一句"我的孩子刚刚高考完,根本没在泰州上过学",就挂断电话。这令信使们很诧异,莫非其中有什么误会或隐情?后来经过了解大家才明白,这封信是学生写给老师而不是写给家长的。原来,这位名叫"紫罗兰"的女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她的老师。老师了解事情的原委后,非常激动,这位学生的进步使她欣慰、骄傲,这封信给了她太多的"没想到"……
作家余秋雨多年前写过一篇《信客》,文中描述那些肩挑、背驮、手提、腰缠的古代信客。信客全在一个"信"字,信(件)与(诚)信同为一字,信客之为信使仍离不开一个"信"字,只是责任上升为使命。丝路信使承袭了古代信客的传统,又在一路骑行中传递友谊,带去问候和祝福。这一群化身为现代信使的年轻人,他们飞转的车轮上,刻着守信与担当;他们奋力前行的身姿,正是这个时代奋斗精神的缩影。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2日 20 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