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财经频道: 麻辣财经:华为“备胎转正”,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麻辣财经:华为"备胎转正",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May 20th 2019, 00:00, by 李丽辉

今天是5月20日,"520"的谐音是"我爱你"。

一大早,就看到朋友圈有重磅消息,说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麻辣姐手一滑也转了,但再仔细一看,消息发布的时间不是今天,是去年的"520"。

虽然是个"乌龙",但也反映出善良中国人民,总是怀着美好愿望。对于这场强加于我们的贸易战,中国人从心里不愿打。

不过,中国人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为了应对这一战,中国企业甚至"十年磨一剑"。

这些天,华为海思总裁致员工的一封信,引发强烈反响,在国人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

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这封信写得荡气回肠,大家看得也心潮澎湃,为华为的远见和坚韧击掌叫好。但静下心来思考,又会让人无比沉重: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的科技企业,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为什么不能一心一意往前奔,反而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打造"备胎",为企业的"极限生存"做准备?

华为的忧虑,不是对市场的忧虑,而是对其他力量"强行干预市场"的忧虑。

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市场"风云突变",全球产业链遭破坏

也有人感到不解,既然海思的芯片和技术是"备胎",说明华为一直在用进口芯片。华为有自己研制的芯片,为什么还要每年花上百亿美元,进口美国企业的?

放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个问题不难理解。

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个全球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上,每家企业都不能"包打天下",而只是链上的一环。企业之间上下游关系,也是合作关系。

在"云淡风清"的市场,芯片企业专注制造芯片,并不生产手机;手机企业采购芯片生产手机,但未必制造芯片。就连"代工企业"也有市场空间——用他人的芯片生产他人的手机,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这就好比,生产钮扣的企业,并不做衬衫;生产衬衫的企业,也不自己织布一样。细化市场化分工,多方合作高效运转,投入产出比才是最高的。同样,从生产成本角度,华为自己研制芯片未必划算。它的主要目也不是进入芯片市场,而是"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时,可以用自己的东西顶上。

然而,市场并非一直"云淡风清",确实存在"风云突变"。全球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链条,居然被"外力"强行扭断了。

美国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国家,居然会动用各种非市场手段,直接打压一家正常经营的中国企业。市场的本意,就是交易场所。现在,美国不准本国企业的产品卖给华为,也不准华为的产品进入美国,甚至不准华为的产品卖到欧洲。企业之间做点正常的普通生意,还被美国百般阻挠,这哪里还有市场经济的影子?

华为研制"备胎",可谓"十年磨一剑"。为了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投入这么大的人力财力,凸显其"悲壮"色彩。而让这个假设变成现实,则是全球市场经济的悲哀。

整合国家创新资源,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数据显示,近10年来华为的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18年华为的研发费用达1015亿元人民币,位列欧盟发布的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名第五位。

华为不仅是中国研发投入力度最大的企业,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去年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苹果公司。华为重视研发、舍得投入,得到的回报也相当丰厚:去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净利润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

正是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华为在技术上有"过人之处",产品在市场上受青睐,公司业绩持续稳健增长。这样的良性循环令人羡慕,也遭人嫉妒,甚至遭遇黑手。

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打压,也将使一些美国企业丢失中国市场。除了华为的直接供货商,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也将受冲击。没有赢家,为什么美国还要这样做?

"近期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态度,完全是直接打压,用国家力量打压企业,实际意在打压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说,中美两国力量对比已经到了一个敏感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加快,相互矛盾冲突也在加剧。

华为对此也是相当清醒:今后的路,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年来打造备胎然后再换胎了,缓冲区已经消失,每一个新产品一出生,将必须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

全国政协委员陈左宁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凸显"。在全球科技创新加速的趋势下,我国需要超前谋划部署,发挥制度优势,整合国家创新资源,通过自主创新之路补齐短板,实现网络信息等重要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要把坚持自主创新,作为"补短板"的根本指导思想。涉及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核心技术,不可能依靠简单的买他人现成技术或与他人合作一蹴而就,要坚持走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主创新不等于关门自搞一套,要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前提,尽可能共享世界创新资源和先进技术发展成果。" 陈左宁强调。

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高的创新性产业不多,且主要以模式创新为主。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的新优势。

"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关键技术有限,在诸多领域面临着"卡脖子"问题。某些产品被'卡脖子'只是直接表现,更深层次的根源是,我们在创新的环境和机制上被卡住了脖子,影响了创新能力。" 潘建伟建议,科技创新一方面应聚焦于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传统科技领域,解决此类问题;另一方面应聚焦于量子信息这样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颠覆性的技术领域,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后者,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开拓者和领跑者,当然也更需要有长远的、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133242_500x50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