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文化频道: 人工智能将催生诗国高潮再现 诗词成大众通用品

文化频道
文化新闻 
人工智能将催生诗国高潮再现 诗词成大众通用品
May 18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四月十三日,"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春季论辩大会在贵阳孔学堂举办。

【语言论坛】

目前,人工智能写诗超过一般人的水平,最终能否超过杰出诗人的水准,还要假以时日。

写诗有三大要素:一是情感,二是表达情感的词语,三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技巧。在掌握词语和技巧方面,人工智能有其特殊优势。

人脑能背诵一万首诗就不得了了,而电脑可以储存海量诗歌。目前诗词门户网站搜韵网搜集的古典诗词作品有80多万首。机器可以学习掌握这80万多首诗词所包含的词语和艺术手法。这是任何人无法企及的。海量诗词的词语、典故和表现方法,经过人工智能的分析和最优组合,完全可以写出比较好的诗。

当然,就像人的学习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机器也需要不断学习完善。比如,稻香老农开发的作诗机1.0版,瞬间就可以写出一首诗词,诗的形式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诗句没有什么意义。升级后的2.0版就不同了,诗句已经有了意义。一首绝句,总有两三句是有诗意诗味的,其余诗句还有备选的可以替换。最近,稻香老农作诗机的3.0版将上线。2.0版写的诗,好比是传承了数千位唐宋诗人的基因,有好也有坏;而3.0版就像是李白与李清照那样的精英的结合,传承的是优良的基因,做出来的诗会更完善。

从诗词的情感来看,虽然机器目前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今后人类身上、体内的装置都会成为一个记录仪,随时感知人的情感和心绪。无论人的情感怎样幽微要眇、变化莫测,计算机都可以捕捉和感知,并在感知之后,与数据库里的海量诗词所表现的情感进行分析配比,然后选择最适合的词汇和表现技巧,写出比较贴切并能完美表现人的真实复杂情感的诗词来。

一首优秀诗歌,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创性。这一点,人工智能似乎难以做到。但是,任何创造都是在传承前人经验和技巧上完成的,而传承和汲取,电脑比人更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全面借鉴汲取海量的前人创作经验。电脑写诗的个性化和独创性,是可以期待的。

机器写诗不是要代替人写诗,而是帮助人把诗写得更好。就像电脑里各种各样的字体,但并没有取代书法家,也没有取代人写字,只是让我们的字写得更好看、更规范。今后机器写的诗,可能会成为是一个新门类,就像字有印刷体一样,诗歌也会有人写体和机写体。

有了机体诗或机写诗,诗词会更加普及。诗词将不再是少数文化人的专利,而成为社会大众的通用品。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用诗句表达情意、交流沟通。每个人不一定都会成为写诗的人,但每个人都会成为用诗的人。到那时,真正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经过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人们的审美水平、审美能力就会提升,全社会的艺术素养、文化品位自然随之提升。诗歌用户的广泛及其审美能力的提升,倒过来又会促进诗歌创作水平的不断突破和提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和日常需要。我们常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盛唐是诗国的高潮。随着人工智能作诗的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对诗歌的需求越来越普遍,第二次诗国高潮将会出现。(王兆鹏)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