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时政频道: 当代表要常怀感恩的心(履职故事)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当代表要常怀感恩的心(履职故事)
May 23rd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张 文

  前不久,徐萍受成都一家街道办邀请,准备向社区居民们作两会精神专题宣讲。预计半小时的宣讲,她写了上万字的文稿,还改了6遍。"这是个老社区,上年纪的老人比较多,我想尽量讲得通俗易懂,既要讲清楚国家大政方针,也要贴近社区日常生活。"徐萍说,自从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宣讲对于她而言,已经成了一项日常工作。

  徐萍出生于1995年,是成都经典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她当时是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一名初一学生。那场灾难让徐萍刻骨铭心,与此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团结与感恩。"我们十几户人家集中在空旷的区域,手里只有4桶方便面,每个人都舍不得多吃一口。但很快,解放军来了、志愿者来了,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都来了。从此以后,我常告诉自己要感恩,没有全国人民的帮助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徐萍说,当人大代表更要常怀感恩的心,多做为人民服务的好事、实事。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这两年,我参加了10多次履职调研活动。这让我对代表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萍说,她关于履职调研的笔记本已经攒了厚厚一摞。"以前,我只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了解,但作为人大代表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调研,我现在对基层社会治理、城市发展等问题都有了更多的认识,而且看问题的角度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徐萍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问题比较关注,成都妇女儿童之家是她去的最多的地方。"以前可能就是单纯为有需要的妇女儿童提供帮助,而现在我会考虑更多。"徐萍说,有一次,她在社区妇女儿童中心听到家长们在议论,孩子们如果问自己是怎么来的,该怎么告诉他们?这些议论,让徐萍意识到孩子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她带着这个选题,走访了多家妇女儿童中心,跟老师、家长、志愿者、专家等展开讨论。今年全国两会,徐萍将精心撰写的"关于加强幼儿性别意识教育、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建议带到会上,得到了很多代表的支持和肯定。

  徐萍牵头参与策划的"经典艺术名家讲坛"人气越来越旺。在工作中,她意识到,群众对艺术活动的参与热情比想象中要高得多。"有一对夫妇,妻子有残疾,每次艺术讲坛都要来,几乎每场不落。后来,我们还专门为这对夫妇预留了特设的位置。"这件事启发了徐萍,"我今年的履职调研题目就是如何让市民更方便地走近艺术,让艺术滋养更多心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3日 18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