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桃園市政府-市政新聞: 國際博物館日走讀城市角落,感受地方歷史記憶

桃園市政府-市政新聞
桃園市政府 
國際博物館日走讀城市角落,感受地方歷史記憶
May 18th 2019, 00:00, by 2.16.886.101.90004.20002

國際博物館日走讀城市角落,感受地方歷史記憶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8)日上午前往中壢區中平路故事館,出席「518博物館日桃園城市故事館大串聯暨故事旅行箱展覽記者會」。鄭市長表示,今(108)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桃園市首次配合國際博物館日,以博物館作為地方文化的樞紐,串聯起18座城市故事館,讓市民朋友親近博物館,走讀城市角落,感受地方豐富多樣的文化記憶。   鄭市長提到,桃園城市故事館與大型文化設施共37個,其中市府於4年前推動中平路故事館的修復,以修舊如舊的方式,保留建築的風格,活化內裝進行文創轉換的營運,重現城市過去的生活,展現出諸多老中壢的文化記憶,期望未來持續結合附近的商圈與老店,成為說故事的好所在,讓市民朋友認識中壢的歷史。   鄭市長說,中壢地區目前有3個館舍,除了中平路故事館,尚包括壢小故事森林與中壢警察日式宿舍群,其中壢小故事森林已於今(108)年4月營運,而中壢警察日式宿舍群也預定於今年營運,中壢警察日式宿舍群中更有一間將作為中壢事件的民主紀念館,納入中壢事件早期台灣民主運動的資料與影像,3個城市故事館皆展現其價值。   鄭市長也說,數年來,市府推動許多文化建設,例如土地公文化館記錄桃園舊城的發展,每逢假日參觀人次均達800至1,000人次;而南崁兒童藝術村一改舊北區兒童之家宿舍,修復再生後已發展成兒童優質的美術教育基地;另外八德廣豐新天地提供場地空間回饋公益,興建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增加桃園兒童的藝文學習資源;此外舊桃園分局也修繕成新住民文化會館,為桃園新住民提供服務,由此 可見,上述多樣化的館舍皆呈現出不同的營運方向與風貌。   鄭市長指出,博物館的目的是希望市民朋友能夠多加接近與參與,而不僅是專家學者典藏研究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是博物學家,娓娓道出自身的故事,例如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21個街角館,每個街角館的館長都是文化導遊,可傳達自己的故事。因此,期盼未來故事館也能培養學藝員,讓學藝員說故事,協助活動導覽與策展。此外,今年也將營運中壢警察日式宿舍群、楊梅故事園區、埔心茶故事館以及 橫山書法藝術館,市府會持續努力完成文化建設。本次518桃園城市故事館大串聯活動,即日起至8月25日,於桃園18家文化館舍規劃豐富的展演活動,展現桃園多元、豐富,具有包容特質的面向,可望為市民朋友帶來更豐富的文化生活。相關活動資訊可參考文化局官方網站,或臉書搜尋官方粉絲專頁「桃園城市故事館」查詢。   今日包括市議員王浩宇、中壢區長吳宏國、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暨現任桃園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運籌機制推動辦公室主持人張譽騰均一同出席活動。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