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林鎮廣興國小小朋友今天到台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進行「芋見幸福」一日教學活動。照片/廣興國小提供 | | | 大甲芋頭是全台有名,芋粿巧也是民間傳統的美食,彰化縣廣興國小中、低年級學生今天開心地遠到台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進行「芋見幸福」校外教學;四年級楊媛雰、顏萍誼說,今天她們都是第一次種芋頭,又跟阿嬤學做芋粿巧,很好玩,「我自己做了一盒有6顆芋頭酥,要帶回家跟家人分享」。 廣興國小和德化國小都屬偏鄉小學,107年都入選教育部「百大特色學校」及「偏鄉特色遊學學校」殊榮。校長吳寶嘉說,廣興特色教學是香草教育,德化是芋頭教學,兩校都以「食農」連結在地文史、藝術創作及閱讀教育,在地方創造課程亮點。 廣興和德化兩校已締結遊學互訪機制,希望讓教師在交流後活化教學,孩子也能在共享課程後,得到更多的刺激和學習。吳寶嘉說,今天由德化作東,一早就派遊覽車到二林鎮載廣興40名師生和家長到大甲,農曆新年後,換廣興當主人,也要邀請德化師生到廣興體驗香草教學。 廣興師生上午7時30分出發,不到9時就抵達德化國小進行特色遊學交流活動,德化校長利佳龍和老師特地為廣興師生設計一日校外教學課程,安排師生體驗大甲當地「旱芋種作」、「芋粿巧製作」及「手工芋頭酥DIY」,透過分享課程發展成果,讓學生和家長留下美好的食農教育體驗。 德化國小有7班,學生人數比廣興多,利佳龍說,7個班的學校教師編制有限,能把社區高手納入課程教學,教育才可能精彩,透過一套芋頭課程,把社區關懷、永續農業和在地產業充分整合,行銷大甲芋頭及特色教育的美好,這是德化經營遊學最在意的面向。 德化國小「芋見幸福」的一日遊學,校方廣納大甲農會、社區製粿阿媽和校內專長師資共同規畫課程,另由德化五年級學生擔任小老師,共同服務廣興國小中低年級學生。 廣興國小隨行家長蘇雯琪說,這次遊學真的很有教育性,讓孩子從土地的農作到餐桌上的芋粿,都很有系統的帶領孩子去學習;做為家長,看到兩校交流來造就孩子,會非常感動,這是大校很難經營的教育方式。 吳寶嘉說,二林、大甲都是農業生產重鎮,但孩子普遍對故鄉欠缺理解,身為農家子弟也不一定有農事經驗,兩校校長有共同的辦學理念,促成遊學互訪機制。所以,勵鼓老師在傳統學科教學外,發展「校訂課程」加強孩子對自身鄉土和產業的了解。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