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散─這些年那些事」一書的編輯委員們,花3年集稿編輯。 | | | 百位眷村人動筆寫回憶錄 台中市已消失的眷村「光大二村」建物不在了,但村民感情恆久遠,近60年的老鄰居們與新一代共同創作成書「聚&散─這些年那些事」用回憶錄的方式,寫下村裡生活的經歷,村民之一的台大歷史系前系主任張秀蓉說「這本回憶錄是國內第一本眷村人寫眷村事」,原汁原味,彌足珍貴。 重現「光大二村」舊時光張秀蓉教授是光大二村裡第一位高中畢業、也是第一位考取台大的眷村2代,她說,村民自己寫村史,第一手的回憶錄,具有珍貴歷史意義。 光大二村已拆遷33年,村民自組聯誼會,昨在台中餐廳相聚並辦新書發表會,從第1代到第4代近200人參加。大家各自以村或巷弄為主,各自找舊識圍桌聊天,村頭到村尾人事物如數家珍,聊得非常起勁。 歷經3年彙整成書 難掩激動總編輯鄧國全指出,光大二村二代子弟們為保留第一代父母親們所傳下來的眷村文化,3年前由周鴻瑋發起成立編輯委員會,列出書目綱要,聯誼會長陸瑞雲擔任召集人,選出總編輯,並請出張秀蓉、陳公正擔任榮譽顧問,張麗麗等人先後加入,花3年終於完成「聚&散─這些年那些事」一書,村民們昨天拿著共同創作,難掩激動。 第一代村民多數已走下人生舞台,第2代也年事已高,為了要把眷村文化傳承給第3代,發動村民自己寫村史。剛開始只有幾位發起人努力回憶,但幾個月發現成效不彰,大家都沒有寫書、出書的經驗,眾人突然想起「大毛姐」張秀蓉,張教授開始解說如何著手,穩定軍心開步向前。 全書由近百名村民,用簡單的村民村語訴說成長故事,每一家的歡樂與悲傷,接地氣的共同記憶彙整成書。不少二村的村民邊寫邊思考、邊看邊掉眼淚。大家說它勝過「光陰的故事」,共704頁的精裝書充滿了台灣眷村的人情味,書後頁還由編委會登錄村民的「偏名」YY、大餅、狼狗、老九、毛毛等,備覺親切。 第一版共有2000本,二村子弟預計贈送台灣各縣市文化中心保存;另將贈送給大學圖書館,為台灣保留珍貴的眷村文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